翻页   夜间
宰辅中文网 > 大明:诏狱讲课,老朱偷听人麻了 > 第369章 独属于大明 的盛世
 
第369章 独属于大明 的盛世

朱樉震惊的瞪大了眼睛。

不解的问道:“先生,若是耕地的人不够了,广种薄收倒也能维持一定的粮食产出。”

“可这样肯定是与精耕细作有区别的,怎么可能不影响到赋税?”

对于林澈提出的官吏贪赃问题,朱樉觉得完全是天方夜谭。

种田百姓的多寡,根本不可能扭转这些人的作恶之心。

搞不好粮食减产之后,留在家乡种田的百姓,会被施以更繁重的劳作。

用他们的汗水,将减少的粮食补回来。

“都说了多少次了,在军事之外的事情上,多用点心思。”

“还有考虑问题的时候,不要老是钻牛角尖。”

林澈被朱樉的反问,搞得有些无语。

他用食指轻轻敲了敲桌子,道:“我怕之前不是说过吗?遏制底层贪官污吏与化肥改变社会格局的问题,是有很大的关联的。”

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哪怕从精耕细作,退回到粗耕粗种。”

“在有了化肥的加持下,粮食的产量也不会降低多少。”

在土地产出不变的情况下,越多的人进入工厂和移民。

留在乡间种田的百姓,就越是显得弥足珍贵。

朱樉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。

他激动的说道:“先生,我懂了,天下的田亩和承载力,虽然都是有限的。”

“但要是百姓的人数,低于田亩的上限,那么就会出现地多人少的局面。”

“地主乡绅们想要种田,就得切着留下来的百姓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百姓求着地主老爷们当佃户。”

都不用林澈仔细讲述,化肥在民间推广开来后。

乡间地头社会格局如何变化。

朱樉就已经根据林澈之前的课程,推广出了化肥推广之后,百姓的日子恐怕不会比现在好多少。

毕竟,地主士绅的贪婪,都是有目共睹的。

不过唯一的好处,便是使用化肥之后。

不用再像伺候亲爹一样,日以继夜的伺候庄稼。

就能得到不错的收成。

如此,便可以如林澈说的那样,将更多的人送进工厂,和移民到海外了。

“我说的没错吧,你小子别只将脑筋都放在军事上,就能想明白很多的问题。”

林澈听到朱樉的分析,给出了一个很高的评价。

他咳了一声道:“正如你所说,只有百姓有了,除去种田之外,保证自己不饿死的途径。”

“才能有和地主乡绅们,讨价还价的权利,而不是只能任人宰割。”

“而底层的官吏,若不是因为收税之事丢掉乌纱帽,就不会对百姓盘剥太多。”

“不然人家直接撂挑子进工厂,亦或是加入移民队伍。”

“那老爷们的田地没人种了,到时候倒霉的还是他们自己。”

林澈很清楚,在封建时代想让底层官吏,不与士绅地主同流合污欺负百姓。

基本上都是当地百姓武德充沛,让这些蛀虫们不敢妄动而已。

除此之外,想要遏制他妈的贪婪。

就只有增加百姓的选择,降低土地一条路可以走。

毕竟在许多乱世平定的初年。

因为人少地多的缘故,乡绅地主得求着佃户耕田。

否则他们祖祖辈辈坑蒙拐骗来的土地。

就要变成没人种的荒地了。

由于劳动力稀缺,以至于佃户的地位,在短时间内得以提升。

<div class="contentadv"> 有的身子都能跟地主乡绅,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。

这也是许多人吹嘘的,地主都是好人的明证之一。

只可惜,这种和睦的情况,持续不了多长时间。

等到人口滋生,乡间再次出现人多地少的情况后。

就又会变成佃户求着地主老爷种地了。

如今林澈提出去工厂做工,与移民良策。

就是要将只有在乱世平定后,百姓才会过上的好日子,强行提前数百年,再次在乡野只见重现。

……

隔壁密室内。

太子朱标默默的记下林澈的话后,不禁感叹道:“林先生,看问题总是这么透彻。”

“我大明的士绅地主,对于土地的渴望几乎是无极限的。”

“所以不论是检举,还是派都尉府检校监督底层官吏,都无法完全解决百姓受到欺压的问题。”

“唯有主动减少种地的人口,使得大明再次出现人少地多的情况,都无需朝廷再费心费力,百姓的日子自己就好过了。”

面对这种另辟蹊径的计策。

朱元璋总算彻底明白了,林澈之前宣讲的,工厂对大明的重要性了。

如果能在大明各地,修满纺织、化肥、白砂糖厂之类的工厂。

在海外开拓无数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的殖民地…

天下的士绅们,对待百姓的态度,必然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。

大明也会变成人人安居乐业的乐土。

迈入连汉唐都没有过的,独属于大明的盛世。

朱元璋知道,要达到这个目的,还要走很长的路。

不过他已然下定决心,至少要在有生之年,看到此等盛世的开端。

于是向朱标吩咐道:“河南之地,百姓一名之事要抓紧。”

“尽量趁着旱灾的机会,将尽可能多的人转移出来。”

“林先生已经给了我们,指出了一条通往盛世王朝的路,但真正能走到哪一步,还得看你我父子的努力,伱懂吗?”

朱标此时也是信心万丈。

对于朱元璋的命令,自然是不打折扣的答应下来。

……

再说另一边。

林澈将工厂与移民的话题,做出了总结后,兴之所至,提起了关于水师舰队的问题。

“你们可知道,我们大明虽然在鄱阳湖水战中,使用了大量的舰船。”

“但并不意味着,这些船只就适合在海上航行的。”

“若是不将其中的巨大缺陷改正,殖民新大陆的事,可能就只是一句空话了。”

朱樉还在琢磨,要不要在应天府。

来个小范围的移民,测试下百姓的日子会不会变好。

没想到,林澈突然抛出了,这个惊雷般的问题。

朱樉虽然认为,大明水师天下无敌。

收编了陈友谅、张士诚、方国珍以及前元的船队,现在大明的水师实力空前。

但林澈突然之处大明舰队有缺陷,还严重影响殖民大事。

朱樉心里虽然不怎么信。

可还是连忙收敛心神,问道:“先生,我大明水师到底存在什么问题?”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