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宰辅中文网 > 庶子无敌 > 386【长弓】
 
  长弓挽满月,剑华霜雪明。

  这句诗出自大梁已故诗家刘嵩的《云汉山凭高有感》,作于太宗太和四年六月,诗作缅怀的是大梁开国九公之一宁国公杨思继。

  杨思继出身于前魏武勋将门,高祖起事后率家将八百人来投,后来负责防守西线边境, 将西吴骑兵挡在高阳平原上,使他们无法踏足中原腹心地带。虽然杨思继不像定国公裴元那样开疆拓土,但是如果没有他二十年如一日的镇守西线,大梁绝对无法形成如今的疆域,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大抵如是。

  为了铭记宁国公的丰功伟绩,太宗皇帝在晚年特地将西境最北面那座大营命名为长弓大营。

  长弓大营位于东庆府西北面边境, 距离北面三府交界处的临清县约有三百余里。

  贝苕江从虎城北面经过, 然后顺流往东,在距离广平府地界还有百余里时转向朝北, 经过广平府和东庆府之后一路向北流入荒海之中。长弓大营便在贝苕江东面,同时北面又有云汉山遮挡,地理位置极为优越,牢牢扼住灵州乃至整个大梁的西北角。

  营内常备军力为三卫近四万人,虽然从人数上来说在西境四营中最少,但毫无疑问战力最强。

  主帅为集宁侯唐攸之,今年四十三岁,大抵是武将一生中最优秀的年纪。

  只是近日以来,这位实权侯爷的眉头极少舒展过。

  当初开平帝和王平章在决意构筑西线防御体系的时候,曾经在朝堂上引起过一次大争论,那就是长弓大营西面是否要建造军寨。反对者认为,长弓大营的位置易守难攻,只要护住这座大营, 那么灵州西北面就安稳如山。赞成者则认为,在贝苕江以西建造军寨, 不仅能为长弓大营构筑防线,还能庇护虎城北面。

  双方各有道理,王平章一时间也难以决断, 最后还是开平帝敲定,在长弓大营西面建造十一座军寨。

  唐攸之五年前接手长弓大营,来到此处实地探查之后便发现不妥,这十一座军寨与其说是防线倒不如说是累赘。他曾经三次上书朝堂,希望能裁撤这些军寨,将虎城北面广阔的平原地区让给西吴,集中力量守住虎城和长弓大营两个关隘,如此足以守住灵州的北线地界。

  但是这三封奏章仿佛泥牛入海,压根没有任何回应,后来唐攸之才知道奏章被卡在西府,主要是右军机成安候路敏坚决反对。原因倒也简单,那十一座军寨耗费国帑千万,岂能在建好数年之后就废弃不用?

  真要这样做了,东府那些文官老爷们还能放过武勋亲贵?

  唐攸之无可奈何,他虽然善于练兵,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走到大营主帅和三等国侯的位置,可是和出身于开国九公府的路敏相比,无论是朝中还是军中的人脉都相差极大。

  西吴镇东大将军谢林领兵出现在虎城北面之后, 唐攸之便将警惕提到最高, 因为根据他搜集的信息来看,出身贫寒的谢林擅用奇兵,手中又拥有西吴最强悍的铁骑,任何一个疏忽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。

  故而在谢林发兵七路攻击大梁军寨时,没有一座军寨被破,这些守将被唐攸之反复敲打,压根不敢有任何轻敌大意。

  成安候路敏的帅令从古平大营发来后,唐攸之稍稍安心,这份帅令倒没有特别古怪的地方,算是中正端方之策,也让这些年来他心中对路敏的猜疑淡去些许。

  但他仍旧无法放松,因为根据前线传回来的战报可以看出,谢林这次没有故弄玄虚,七路大军都是实打实地攻击大梁军寨,各处军寨的防守压力极大,求援的书信雪花一般飞向长弓大营。

  对于这些求援的讯息,唐攸之一一回复,严令各将必须守住自己的军寨,但是却没有派出一兵一卒。他知道自己的决定很冷血,可是慈不掌兵的道理并非虚言,尤其是在战争初期,且西吴骑兵数量众多机动能力极强的前提下,他怎能将长弓大营的家底丢出去?

  宽敞的节堂内灯火通明,幕僚和书吏们做着自己的事情,没有人敢懈怠或分心。

  氛围十分安静,唐攸之站在沙盘前,布满血丝的双眼凝望着虎城以北、贝苕江以西的方圆千余里的地界。

  十一座军寨不仅仅是军寨,还有三万多名大梁将士的性命,以如今大梁和西吴之间的关系,城破之后这些人很难活下来。唐攸之纵然可以从整个战局的角度去做出决定,但是每每想到那些为国戍守的年轻人,心中仍旧会有不忍。

  一阵风穿过被忽然推开的大门旋进来,来者乃是灰鹞营主将柳不弃,这是唐攸之从京中带来的心腹,为他掌着负责刺探消息的灰鹞营。

  “侯爷,紧急军情。”柳不弃匆匆拱手,神色凝重地说道。

  唐攸之目光一凝,沉声道:“说。”

  柳不弃垂首道:“柳陂寨陷落敌军之手,谢林挥军围困溪山寨,撤退不及的谷芒同样被困在溪山寨中。”

  唐攸之遽然变色。

  他之所以这样的反应并非是因为谷芒这个名字,虽然这小子是广平侯的儿子,自身能力很强颇得他的器重,但是在这种大战局势里一个年轻武将的生死根本不算什么。最重要的原因是谷芒奉命执行任务,带走长弓大营的一半骑兵。

  再加上溪山寨处于西面军寨体系的核心位置,唐攸之知道局势已经逼迫自己必须做出决定。

  “侯爷……”柳不弃跟在他身边多年,当然知道这个决定有多困难。

  “溪山寨必须保住,骑兵也必须救下来,如果将他们拱手让到谢林嘴里,长弓大营就变成没有任何机动能力的瓮中之鳖。”

  唐攸之深吸一口气,面色逐渐平静下来,他环视一眼,望着节堂内所有看着自己的人,毫不犹豫地说道:“传令,高云帆领阳曲卫留守大营,其余众将领军随本侯援护溪山寨。”

  “遵令!”

  节堂内立刻忙碌起来,大军开拔十分复杂,一句话的背后需要付出不眠不休的努力。

  唐攸之望着柳不弃说道:“你率灰鹞营即刻渡江,务必要保证大军前方的安全。”

  “遵令!”

  柳不弃匆匆离去。

  唐攸之看着他离去的身影,透过没有关上的大门,他能望见门外夜色深沉如墨,似要择人而噬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